养蚕的劳动妇女
来源: 时间:2022-05-17

15 世纪( 明朝永乐年间) 在广东佛山一带开始生产并出口一种叫香云纱的衣料。到20 世纪二三十年代, 顺德香云纱的生产发展达到巅峰。之后, 香云纱几经起落, 经历过曾经贵比白银, 到后来几乎绝迹的辉煌与低谷。 与苏杭、四川等传统丝绸产地相比, 广东大规模的植桑养蚕、收茧缫丝并形成蚕丝产业链要晚得多。目前研究表明大约经过明末清初、康熙年间及咸同年间一共三次的“弃田筑塘, 废稻树桑”运动,珠三角一带形成了发达的桑蚕生产基地。咸同年间的桑蚕运动直接受到近代广州丧失唯一通商口岸地位的影响。1755-1840年广州为清廷唯一对外贸易口岸,广州承担的丝绸对外贸易中有很大一部分为转手贸易, 即将苏杭等地出产的丝绸匹头和蚕丝通过十三行出口到海外。1840 年后则增设上海等五处通商口岸。上海靠近丝绸的传统产地苏杭, 因此湖丝大都运往上海出口, 广州的对外丝绸贸易一落千丈。加之1851 爆发太平天国运动, 自1853 年开始, 丝绸南下道路被切断, 造成“非粤货不到广州”的局面 , 而国际蚕丝需求依然很大, 广东的桑蚕业因而迅速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