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香港大学师生从深圳湾口岸达到广州开始本次研修班。
下午考察粤海关博物馆,位于广州沿江西路的“大钟楼”旧址,是全国首家海关主题博物馆。它见证了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及近代海关的兴衰,承载著关税主权对国家命运的深远意义。馆内藏品丰富,从古代贸易商品到近代海关文物,全面展示中国海关发展脉络及对外贸易变迁,是了解海关文化、传承历史记忆的重要窗口,也是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随后前往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明珠”的陈家祠参观学习,陈家祠又称陈氏书院,是广东规模最大、装饰华丽、保存完好的传统岭南祠堂式建筑,集中了广东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之大成,巧妙运用木雕、砖雕、石雕、灰塑、陶塑、铜铁铸和彩绘等装饰艺术,是一座民间装饰艺术的璀璨殿堂。
晚上乘船观赏广州珠江沿岸夜景,珠江两岸灯火辉煌,学员们不仅感受到了广府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还从古代广州城传统中轴线行至进近代城市传统中轴线、跨越进广州城市新中轴线,亲身体验了岭南文化聚集的老城迸发的新活力。
5月27日上午于校友楼三楼举办本次研修班的开办仪式,暨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吴青教授、暨南大学港澳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澳门研究院院长叶农教授、香港大学宋刚副教授出席并致辞,暨南大学与香港大学互相赠送纪念礼物,师生们认真聆听并拍照留念。
随后,叶农教授、吴青教授 讲授《岭南文化概论》专题讲座。
27日下午前往辛亥革命纪念馆、黄埔军校进行实地考察。 辛亥革命纪念馆是一座全面展示辛亥革命历史事件的专题纪念馆。馆内陈列丰富,通过文物、图片、多媒体等形式,生动呈现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进程、重要人物和伟大意义。它不仅是纪念辛亥革命先烈的重要场所,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激励著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黄埔军校于1924年由孙中山创办,它培养了众多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北伐战争奠定基础。在国共合作时期,推动了反帝反封建斗争。其培养出的大量人才对中国军事和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是近代中国军事教育和革命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激励著后人传承革命精神。
5月28日前往红线女艺术中心参观学习,同学们首先参观了红线女艺术中心,了解红线女的生平及艺术人生。
广东粤剧院前董事长余勇博士给同学们讲解粤剧有关知识,介绍红线女老师的生平,让学员们深刻了解到了这位红派艺术创始人波澜起伏却仍然不忘追求粤剧艺术的一生。粤剧历史悠久,约有500年的历史,其形成发展过程是曲折的,粤剧在海外的传播是最早也是最广泛的,深受海外华人华侨的喜爱,粤剧成了海外华人华侨联系的纽带。
随后在粤剧面谱非遗传承人冯汉华先生的带领下,学唱了粤剧名曲 《昭君出塞》 ,系统的学习了粤剧的知识及表演行当,体验了粤剧演员如何运用水袖进行表演、如何舞枪弄剑进行艺术表达。
下午于粤剧艺术博物馆实地考察学习,粤剧艺术博物馆以保护、传承、弘扬粤剧艺术为主旨,通过陈列展览、舞台演出、文化交流、教育服务等方式,向学员们展示了粤剧艺术的精髓和魅力。
5月29日,广东工业大学孙恩乐教授在第一文科楼三楼中厅开展专题讲座《岭南工艺美术》,孙恩乐教授对香云纱染整技艺及钩针技法进行了讲解,同学们亦亲自动手尝试了如何运用钩针钩花。
中午举行了本次粤港澳大学生「岭南文化」高级研修班的结业仪式,香港大学宋刚老师出席并致辞,为研修班的同学们颁发结业证书。
下午前往广绣大厦参观学习,广绣是广东省传统的刺绣工艺,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广绣的图案多样,有花鸟、人物、山水等,其中以「岭南四大名绣」——「罗湖绣」「越秀绣」「荔湾绣」「南海绣」最为著名。
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学员们学习到了广绣工艺自成一家的针法技术。它针法多变、针步均匀,注重绣品的艺术效果;其主要有真丝绒绣、金银线绣、线绣和珠绣四类。在广绣技师的指导下学员们还亲自动手体验了一番刺绣。
结束后,香港大学师生返回深圳湾口岸,此次研修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