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衣裳|活化历史记忆 赋权非遗生命
来源:广工通识教育 时间:2020-12-17

——“非遗保护:从生活到美学”学术研讨会

12月12日,微风习习,晴空万里,迎着煦暖的日光,“非遗保护:从生活到美学”学术研讨会在美丽的汕头市龙湖区西南小学举行。会议由广东工业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孙恩乐教授主持,广东工业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汤耀平和汕头大学文学院院长毛思慧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全国十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讨论生活美学,传承非遗文化

汤耀平在致辞中表示,让美学点拨非遗,让生活与美学共生,本次研讨会,必将在引领非遗新观念,探索研究新方法,践行非遗美学新路径方面结出丰硕的果实。在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的潮汕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在拥有潮剧、潮乐、潮菜等具有世界影响的“非遗”文化重镇汕头,举行这次学术会议,将进一步突显“非遗美学”的学术价值与文化意义。

毛思慧作为承办方之一,对专家学者的莅临表示欢迎和感谢。同时,他介绍了汕头大学文学院在非遗研究、古村落和古建筑保护与修复等方面所做的工作,也介绍了潮汕地区的文化底蕴和宗族传统。

本次学术研讨会,以“非遗保护:从生活到美学”为主题,围绕非遗技艺保护、非遗与生活、潮汕侨乡与侨民非遗文化、非遗活化传承与美育教育等研究视域展开学术讨论。与会专家、学者、中小学校长从不同领域不同视角探讨非遗美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与传承,有探讨有交流,有争论有分享。会议分为三个主题:

一、文化寻根:非遗的历史性与现代性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王廷信教授发表了“中国非遗艺术的当代传承”的主旨演讲。他认为,一些非遗艺术门类的技艺濒临灭亡,导致这些艺术门类出现衰势。因此,以技艺为视角讨论中华非遗艺术的当代传承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

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彭修银教授作了“‘乡愁’与‘家园’:民族民间艺术与现代人的文化寻根”的主题报告。彭教授表示,民族民间艺术作为一种“复魅”与“回归”的价值参照,对正处于现代性转型的发展中国家及其地区有着深刻而前瞻的预防意义。民族艺术所能够做的就是实现其时代的“再启蒙”意义:对处于科技理性中逐渐麻木的灵魂,在艺术绽开的审美生境中让其得到复原性的“治疗”。

中山大学中文系宋俊华教授进行了“乡村振兴视野下的非遗社区营造”的主旨发言,他指出,乡村非遗保护,要善用乡村振兴的机遇和思路,一要理清乡村文脉,重建乡村非遗生态;二要善用乡村智慧,延续非遗生命;三要连通城乡发展,赋权非遗共享。

汕头大学文学院高小康教授发表了“从生活到美学:传统的活化”的主旨演讲,他表示,“非物质”是文化遗产与当代文化生态的关系:“活化”所有的历史遗迹、遗物和文献都是过去经验的遗留物,只有在今天仍然可以被理解、感受和产生兴趣的才是“真历史”,也就是非遗关于传统文化传承理念的核心——活化的历史。

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耿波教授进行了“传统习俗与节日的生活美学意义”的发言,他说,传统习俗与节日中充满“冲突”,根据海德格尔,这种“冲突”本身使“作品”被人看见,从而具有了“形式”意味。

郑州大学宗教研究所乔学杰研究员发表了“丧葬礼俗的非遗价值”的主题报告,他表示,丧葬礼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我国广大地区普遍形成了具有重要标志意义的丧葬礼俗,其中的许多仪式、法事、技艺、歌舞等绵延至今,成为普通民众寄托对逝去亲人追悼、怀念、感恩等美好感情的有效方式。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袁瑾教授以“寻找被遗忘的城市记忆——广州东山建筑遗产文化研究”为主题做了报告,她说,在主流的广州形象宣传中,西关成为老广州叙事的一种经典模式,也是最有影响力的记忆场所。而东山知名度则明显不及西关,其文化价值和意义被忽视,没有得到有效保护与传承。

汕头大学文学院张艳艳副教授做了“李子柒现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化育管窥”的报告,她围绕李子柒非遗类短视频《蜀绣》《马奶酒》等讨论“李子柒想象”的美学旨趣。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张娜博士发表的报告主题是“从‘地方’到‘空间’——手工艺类非遗的‘审美之场’”,她以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提出手工艺面临着在二元张力的地方/流动空间中再造“地方性”的挑战。

汕头大学文学院周洁博士介绍了“产城人文融合的文化生态保护”,她建议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统筹规划,共同促进传统文化资源在当代文化生态环境中的传承和复兴。

二、观念教育:非遗进高校、进中小学南京农业大学民俗学研究所季中扬教授做了“观念教育:非遗进高校的路径选择——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的主旨发言,他呼吁,目前“非遗”进校园的观念缺失现象较为突出,基于高校学生群体的基础条件及其更高层次的“非遗”教育需求,高校应更强调开展一种观念教育。

广东工业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孙恩乐教授提出从激发学生兴趣出发,让传承人手工艺传授、教师组织教学、志愿者从旁辅导三者组合进课程。将传统手工艺与时尚审美相结合,以潮汕抽纱进校园为例,将抽纱审美融入校服文化中,同时把四季色彩变化与抽纱发夹头饰相结合,突现校服地域特色。

中山大学哲学系罗筠筠教授以“通万物而考理——古琴琴器之美”为题发表了报告,古琴今天已经成为中华文化、尤其是文人学者所追求文人之“道”的文化符号。她通过对古琴琴器的形制、材质、弦徽之美的分析,对古琴的琴器之美进行探讨。广东工业大学通识教育中心曹凤霞教授分享了广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岭南灰塑”建设情况,她重点介绍了岭南灰塑传承项目的多个创新点,即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地域文化圈标志性符号系统,运用数字技术创建灰塑数字化传承体系,打造传统手工艺在高校的全景式创新发展模式。

佛山科技学院岭南文化研究院谢中元副研究员报告的题目是“岭南醒狮研究”,他借助文献考索和田野访谈,对醒狮的戏剧性及其创新发展问题进行阐述。醒狮的核心特色在于以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器具设置虚拟场景,通过角色扮演、情节化采青展示狮子形神情态,演绎故事主题。

广州美术学院人文与艺术研究院李红博士介绍了“佛山彩灯的保护与传承”,她分析,锤炼技法和技艺,研究和挖掘传统技艺,方能使其更好地确保和延续其内在生命力。

广东工业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乐云副教授从“文化基因”的角度,概括并分析佛山大旗头古村的文化基因谱系,并初步探讨古村落文化基因数字化开发路径。

广东工业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廖建荣副教授透过“非遗的‘舞’与‘武’,将非遗的许多舞蹈类项目与武术类项目紧密联系起来。非遗舞与武的合流,蕴含着先人的爱国主义情怀、尚武自强精神与勇于创新的视野。

广东工业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卜亚丽副教授通过访谈甘肃陇东影子腔国家级传承人刘满仓,研究皮影戏传承的特点,即每一位皮影技艺持有者都努力在新的大文化生态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发展的路径,为皮影戏艺术保存着延续的火种。

广东工业大学通识教育中心梁为老师报告的主题是“地方元素与合唱艺术创作实践研究”,主要从地方元素、合唱艺术基本框架和新的手法与手段三个方面展开介绍。

三、校长论坛:美育浸润行动会议特设“校长论坛”,邀请汕头市龙湖区新溪一中谢维民校长、官一小学郑苏贤校长、十一合小学谢勇辉校长、西南小学陈映秀主任一行四人,探讨非遗活化传承与美育教育。几位校长和主任围绕乡村学校美育如何创新工作思路、破解工作难题等问题,与参会的专家学者开展深入对话。现场气氛空前高涨。各方一致认为,让非遗文化融入校园美育,对创新传承非遗文化意义重大,并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广东工业大学“美育浸润行动计划”项目的具体实施提出了多样化的操作建议。汤耀平教授在总结发言中指出,项目要扎根乡土,就地取材,探索差异化发展模式,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力争做到“一校一品”,为稳健提升乡村学校美育水平提供精准帮扶服务。

通过此次学术讨论会,专家学者们交流和分享了非遗保护的研究现状与研究前景,从理论、实践、田野调查多方面多层次探讨生活中非遗美学的保护和传承,推广岭南技艺的文化魅力,让岭南非遗文化更美,让非遗更好展现中国文化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通讯员:曹凤霞 田渝 孙菊芬 温华俊)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q6bQj16HrkcPOfPkPAmp2A